主管单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单位: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 中国锅炉与锅炉水处理协会 编辑出版: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杂志社有限公司
负责人:王淑兰
主编:沈 勇
副社长:吴 茉 编辑部主任:陈佩佩
编辑:梁少霞 周全芳 广告部:秦莉娟 发行部:沈建超
3月21日,记者从中亚天然气管道公司获悉,从去年11月15日到今年3月15日,整个供暖季中亚天然气管道A/B/C线,共向国内供气140.2亿立方米,同比增幅达到24%,圆满完成供暖季输气任务。 去冬今春供暖季期间,国内遭受四十年不遇的寒潮极端天气,给天然气供应带来极大考验。中亚天然气管道公司面对挑战,未雨绸缪,去年10月即召开2015年冬季保供动员会进行安排部署,做了大量协调和设备维护及风险管控工作。整个供暖季日均供气量达到1.15亿立方米,高峰时达1.23亿立方米/日,均实现了安全平稳输气,未发生较大安全事故。 积极提升C线输量,突破供气能力瓶颈。去年很早就确定了冬季输气生产方案和开机计划,通过乌兹别克斯坦UCS1站工艺调整,使UCS1站从先前的只输康采恩来气的方式,调整为康采恩、阿姆河来气共同输送,使C线进气能力从2000万立方米/日提升到3500万立方米/日。 加强气源沟通,确保协调顺畅。针对气源地短供风险,加强与三个气源方协调沟通,争取多进气、多输气,全线冬季日输量达到往年的1.2倍。此外,还积极参与推动建立中方内部协调机制,形成了跨国协调与中方内部协调相结合的双重协调机制,确保各方利益最大化,实现了对输气计划执行的有效掌控。 优化管网运行,保证稳定输气。积极组织中外方专家进行技术支持和送教上门,并通过“维抢修大比武”“中亚运行大讲堂”锻炼运行队伍,提升了现场的技术水平和风险掌控能力。强化压力控制、管存控制,确保高管存下输气安全稳定。 积极组织设施改造和检修工作。中乌项目在冬供开始前,完成AB线阀室改造项目系统联调、WKC1站CC403压缩机组2.5万小时中修,中哈项目完成C线CCS2站、CCS6站的国家验收工作,为冬季安全运行打下基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上一篇:中国特检院首次完成境外气瓶型式试验工作
下一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道设计院代表管道局在国际LNG峰会上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