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蒙  本报记者  王  梅

    陕西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以下简称陕西锅检所)以有效的机制,鼓励科技创新,实现了检验检测技术的新突破,提升了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陕西锅检所累计获得科研成果6项,完成国家标准2项,地方标准12项,刊发论文62篇。其中,水晶釜涡流检测技术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开展的在用锅炉能效快速检测与评价方法研究,其中一项成果接近美国ASME标准水平。

    由于受到环境、设备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某些特种设备还难以实现全面而精准的检测。因此,运用并创新先进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精准度、提高工作效率,是该所近几年努力的方向。

    科技创新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该所从激发团队创新意识、激发团队活力入手。通过加大奖励制度,引导技术人员多出科研成果;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培训,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

    对于检测机构来说,资质是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通过培训鼓励人员获取资质成为该所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陕西锅检所年人均培训经费已达七八千,实现了培训的全覆盖。培训方式多种多样:外出学习、交流回来的人员对所里其他人员进行再培训;利用春节、国庆、元旦等收假后的第一个星期、人员比较集中的时候进行集中培训;鼓励技术人员进行再深造,截至目前,单位已培养了4名具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实行“传、帮、带”的导师负责制,由优秀的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培养年轻的技术人员。

    为了激发技术人员创新积极性,陕西锅检所不断加大对获得科研项目的奖励力度。今年新调整的政策规定:完成国家级科技项目奖励5万元,完成省部级科技项目奖励3万元,完成地市级(含省局级)科技项目奖励2万元,完成所里科技项目奖励1万元,同时对发表科研论文也给予一定奖励。

    与此同时,硬件投入紧跟科技前沿,仅去年投入600余万元用于购买国内外先进的检测设备。

    政策的激励、自我培训力度不断加大,该所的业务能力有了极大提升。

    现如今,该所一个人拥有9个资质证都很平常,最多的取得13个资质证。多人取得了美国石油学会检验员证(简称API)、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培训证(简称RBR)、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资格证(简称TOFD)。该所的技术人员是以我国最高分拿下被人称为“难啃的骨头”的API证,迄今为止这一分数仍无人突破。

    因此,检测方法创新有了实质性突破。水晶釜涡流检测技术研究,开展的在用锅炉能效快速检测与评价方法研究,提出的燃气锅炉快速检测计算的方法和计算公式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其研究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其中,提出的以炉体表面温度等测量参数确定锅炉散热损失的方法,与美国ASME标准相应计算方法比对,公式结构更加简单,计算结果高度吻合。

    正是由于该所致力于搭建创新平台,建立创新氛围和环境,使检验检测技术和方法能够紧跟最新科技发展, 有效服务企业、产业发展。

上一篇:怀柔区质监局开展自动扶梯专项整治

下一篇:中国特检院开展“组团式”技术援藏游乐设施安全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