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油化工检维修资质评审系列规则修订讨论会在北京中国石化会议中心召开,中国特检院副院长刘三江、中国石化化工事业部副主任徐钢、炼油事业部副主任王妙云,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分公司副总经理周敏,中国神华集团煤制油化工部处长袁根乐出席了会议,来自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神华集团、中国中化集团、大唐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联泓集团以及16家检维修企业的代表及行业专家共68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石油化工检维修技术中心主任戴澄主持。
会上,刘三江副院长对石油化工检维修资质评审工作进展以及系列规则修订的相关情况作了介绍。自2011年中国石化提出“规范清理外协检维修队伍,建立检维修资源市场长效管理机制”的目标,并委托中国特检院开展资质认证、制定标准对检维修单位进行能力评定以来,经过四年运行,资质认证工作得到了中国石化、神华集团的认可和采信,受到了中国石油等企业的密切关注与支持。截止至2015年10月,共738家检维修企业提出申请,已评审完成企业421家,累计完成评审项目2098项,347家企业取得了石油化工检维修资质证书。
石油化工检维修资质评审系列标准于2011年10月发布, 2013年7月,对评审规则和程序进行了局部修订。本次是对包括评审规则、程序、条件和QHSE管理体系的首次全面修订。下一步,中国特检院将建立检维修技术标准和保运服务标准,开展检维修人员培训与能力评定,建立检维修服务能力与信誉评价体系,通过运用标准化手段,帮助企业、行业探索一条规范市场环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新路。
袁根乐处长在会上做了发言。谈到2014年7月以来,随着《神华集团公司煤制油化工企业外委检维修和保运承包商资质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神华集团煤制油化工企业外委检维修和保运承包商队资质认证工作已全面展开。目前,主要的保运和检维修服务商均已取得了石油化工检维修资质。相信今后在三方共同的努力下,神华集团煤制油化工板块一定会形成以检维修资源市场为准入核心、以安全和质量为依据、以专业化为目标的有序、高效和共赢局面。
王妙云副主任就四年来检维修资质认证工作的开展谈了几点感受。他表示,委托第三方技术机构开展资质认证这项工作经历了艰难的起航和复杂的过程,初期经受了不理解、不信任等情况,克服了行业专家资源匮乏和相关标准匮乏的难题,通过分片区宣传、宣贯,最终实现从无到有,并在四年间不断完善,发展壮大,取得骄人的成绩,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和采信。本次修订工作为资质认证工作长期正常运转、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他指出,希望各方对评审的规则予以尊重,对第三方开展资质认证工作这套机制予以维护。做到三方配合,业主为检维修企业提供有效运行的必要环境,为机制的运行出谋划策,提供资源支持和政策支持;检维修企业积极参与,促进机制的有效运行;第三方机构收集、总结运行中的问题,探索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新方法、新模式。
在24日下午和25日上午的会议上,参会代表共同对石油化工检维修资质评审规则、程序、条件和QHSE管理体系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修订后的系列标准计划于2016年1月发布实施。
转载中国特检院网